女性盆底康复适用人群及建议

2025-07-04  来自: 广州通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5

盆底康复对很多女性来说都非常重要,尤其是存在盆底功能障碍风险或症状的女性。以下情况通常建议进行盆底康复

产后女性(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):

顺产妈妈 分娩过程,尤其是产程长、胎儿过大、使用产钳或胎吸助产等情况,对盆底肌肉、神经和结缔组织造成牵拉和损伤,是盆底问题的高发人群。

剖宫产妈妈: 虽然避免了产道分娩的损伤,但整个孕期长达9个多月,子宫重量的持续增加对盆底造成持续压力,孕期变化也会使盆底组织松弛。因此,剖宫产妈妈同样需要进行盆底评估和必要的康复。

多胎妊娠或多次分娩: 怀孕次数越多,盆底承受的压力和损伤风险越大。

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症状的女性盆底肌修复仪器

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 咳嗽、打喷嚏、大笑、跳跃、跑步时漏尿(常见)

急迫性尿失禁 突然强烈尿意,来不及上厕所就漏尿。

混合性尿失禁: 同时存在以上两种。

盆腔器官脱垂 感觉阴道口有肿物脱出(可能是膀胱、子宫、直肠等),或有下腹坠胀感、腰骶部酸痛、不适等。脱垂程度可从轻度到重度。

排便功能障碍  粪失禁(无法控制排气或排便)。

慢性便秘、排便费力、需要手助排便。

慢性盆腔疼痛 不明原因的下腹部、会、腰骶部疼痛或痛。

功能障碍 阴道松弛、性快感缺失、性高潮障碍等。

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:

水平显著下降,导致盆底支持组织的胶原蛋白减少、弹性减弱、肌肉萎缩,盆底功能会加速退化。即使年轻时没有明显症状,进入这个阶段后出现盆底问题(如尿失禁、脱垂)的风险也大大增加。

 

盆腔手术后女性:

子宫切除术: 切除了子宫这个重要的盆底支撑结构,术后盆底支持力下降,增加尿失禁和阴道顶端脱垂的风险。

盆底重建手术: 术后需要盆底康复训练来巩固手术效果,学习正确的盆底肌收缩方法,防止复发。

其他盆腔手术也可能影响盆底功能。

长期存在腹压增加因素的女性:

慢性咳嗽(如长期吸烟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): 持续的咳嗽增加腹压,冲击盆底。

长期便秘或排便费力: 排便时过度屏气用力。

长期重体力劳动或需要频繁负重: 如搬运工等职业。

肥胖: 体重过大对盆底造成持续压力。

长期久坐、缺乏运动: 导致盆底肌肉力量下降。

某些特定人群:

运动员(尤其是从事高冲击性运动的): 如跑步、跳跃、体操等,运动时的高腹压反复冲击盆底。

存在盆底肌高张状态的女性 虽然盆底肌无力是常见问题,但部分女性盆底肌过度紧张、无法放松,也会导致疼痛、排尿/排便困难、痛等问题,需要特殊的康复手法(如放松训练、生物反馈)来缓解。

预防性需求:

计划再次怀孕的女性: 在备孕前加强盆底肌力,为下一次孕期和分娩做准备。

产后即使无症状的女性: 及早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凯格尔运动指导,可以有效预防未来盆底问题的发生(预防胜于治疗)。

存在高危因素(如肥胖、长期咳嗽、便秘)但尚未出现症状的女性: 提前进行盆底肌锻炼,增强盆底抗压能力。

总结来说,以下女性尤其需要关注盆底康复:

 

刚生完宝宝的妈妈们(顺产、剖腹产都建议评估)

出现漏尿、下体有下坠感、阴道有异物脱出感、排便困难或失禁、慢性盆腔疼痛、性生活质量下降等症状的女性

步入更年期或已经绝经的女性

做过子宫切除或其他盆腔手术的女性

长期咳嗽、便秘、肥胖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女性

重要提示: 及时就医评估: 如果出现任何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,不要因为尴尬而忽视,应及时咨询妇产科医生或的盆底康复医生/治疗师进行评估。早期干预效果通常

指导: 盆底康复(尤其是凯格尔运动)需要掌握正确的收缩方法(避免用腹肌、大腿肌代偿),人员指导下开始。

康复方法多样: 包括盆底肌训练(凯格尔运动)、生物反馈、电刺激、磁刺激、阴道哑铃、手法治疗等,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。

盆底健康是女性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,积极关注和进行必要的康复是非常有意义的。

本回答由 AI 生成,内容仅供参考,请仔细甄别。

 

 

广州通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

项目合作热线:18102299166  邵经理

售后服务热线:4006651115

公司地址:广州市番禺区桥西路20号大华兴业园通泽大厦5楼

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 广州通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:粤ICP备16072170号

本站关键字: 盆底磁厂家 盆底康复设备 盆底肌修复仪 子宫复旧仪 产后康复设备 脉冲盆底磁仪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